子部

第一 儒家類

曾子
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傳之而横平四海施諸後世而無朝夕推而放〔猶至〕諸東海而准推而放諸西海而准推而放諸南海而准推而放諸北海而准〔無朝夕常無輟時也〕詩云自東自西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三部經音義巻三
如得其情哀矜勿嘉是 令集解巻十九
天地之氣和則有也 天地瑞祥志巻十二雨條

孟子劉氏注  漢 劉熙 撰
梁惠王上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
人所瞻戴也 慧琳音義二十劉熙曰
天油然興雲霈然下雨則苗浡然而長也 慧琳音義二十三
霈然注雨皃 慧琳音義二十一
王如隠其旡罪
隠度 並原本玉篇阜部
梁惠王下
嬖人有藏倉者
嬖卑也 慧琳音義八十四引作漢書注劉未注漢書蓋孟子注也
公孫丑上
自反而縮
縮止也 並原本玉篇糸部兩引 一引作宋忠注
不慊於心
慊快也 並慧琳音義一百
袒裼裸禍裎
裸露身也 慧琳音義七十五
公孫丑下
域民不以封彊之界
域居處也 慧琳音義一 八十八引域居也
是何濡滞也
濡亦沈滞需意也 慧琳音義四十六
滕文公上
樂歲粒米狼戾
狼草多饒狼藉也 慧琳音義五十四
使民盻盻然
盻盻猶亹亹動作不安也 並原本玉篇兮部
願受一廛而爲氓
遠郊之界稱氓 慧琳音義九十五 又九十七 八十四引作漢書注
禹疏九河瀹濟潩而注諸海
瀹通利之言也 並原本玉篇水部 慧琳音義九十四引瀹水源通利也 九十五引瀹通利之器也
滕文公下
鑚穴隙相窺
鑚穿孔也 慧琳音義五十四 七十五 八十五引鑚穴也 九十又引鑚穿也
病乎夏畦
今俗二十五畝爲小畦五十畝爲大畦也 並慧琳音義七十二
君子之所養可知已矣
養猶守也 並原本玉篇食部 和漢年號字抄下引東宮切韻
身織縷妻辟纑
辟績陳縷以爲纑縄也 並原本玉篇糸部
悪用是鶂者爲哉也
鶂謂鵝鳴聲也 並慧琳音義九十七
離婁上
徒善不足以爲政
徒獨也 慧琳音義二十二
離婁下
楚之檮杌
檮無知之皃也 慧琳音義四十
萬章上
使舜完廩損附階
階梯也 並原本玉篇阜部
■而不知
■何也爲言何爲不知 並原本玉篇言部
天下殆哉岌岌乎
語者之聲岌岌然也 並原本玉篇山部
湯使人聘伊君囂囂然曰我何以湯之滿爲哉
囂囂氣充自得之皃也 並原本玉篇■部
萬章下
鄙夫寛
鄙南方蠻屬也 慧琳音義九十五引孟子云 蓋脱注字
附傭
傭猶役力也 慧琳音義八十九引孟子云 蓋脱注字
告子上
今夫麰麥
麰麥有兩縫者也今齊北河特多春種夏熟 慧琳音義八十七 又三十四引作麰麥有兩鋒者
地有肥磽 慧琳音義六十二 七十二
磽角瘠薄之地也 玄應音義十二 二十四 慧琳音義五十二 七十 又玄應音義一 慧琳音義十七引無磽字之字
告子下
一寸之木可使高於岑
岑嶁小山鋭頂者也 並原本玉篇山部
軫兄之辟
軫戾也 並原本玉篇車部
是不可磯致
磯切也 並原本玉篇石部
苟不好善則人將曰■々予既已知之矣
謎々自得皃也 並原本玉篇言部
盡心上
其色睟然見於面 慧琳音義八十九 又百引色上有生字
睟面色潤也 慧琳音義二十一
不以三公易其价
价操也 慧琳音義四十七
其進鋭者其退速也
鋭疾也 並慧琳音義四十一
附無攷四條
劉熙曰謬差也 慧琳音義七迷謬
孟子云聲響遍布也 慧琳音義八十九肸響
孟子舛交也 慧琳音義六十四乖舛
劉熙注孟子云或以爲昭公子般是魯人故云魯般 集注文選巻九十三引文選抄

孟子
外人謂夫子好辨子曰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辭如夏禹周公孔子不得已而行予豈好辯哉 義楚六帖巻六
衆賢後進詭辯若流 同上
魏世華他能割腸易胃洗五藏天下治自有不可思儀者信不可思儀事也 同上巻七
班輸皆木工作雲梯等墨子作木鳶飛三日不下如神 同上
穆王西巡有獻工人名偃師作木人能歌舞目招盛姫王欲殺等知是其木曰如人五臓 同上
趙簡子使王良與幸臣嬖奚御獵終日不獲一禽詭御非禮也射則獲十不依禮 同上巻十四
君子務仕思播其道達義行仁待禮而動苟容干禄踰牆之女人之所賤故不爲也 同上
越之東有輒沐之國殺長子鮮而食之爲宜弟父死其母弃之爲是鬼妻也不可與居 同上
禺彊北極之神巨鼇靈龜之使 同上
宋小國將行王政齊楚悪而伐如何孟子曰亳與葛伯爲隣不修祀湯使人問曰無犠牲與之
復不祀又問之曰無粢盛湯使亳衆耕之餽食者伯率兵奪其童子黍肉殺之湯爲殺匹夫無故一擧而尅之 同上巻十五
楚人詹何善鈎有聞於國以獨蠒絲爲綸芒針爲鈎荆條爲竿剖粒爲餌引盈車之魚楚王聞而異之問漁師如何曰臣聞先大夫蒲且子善弋弱弓繳纎乘風振之連雙鶬於青雲用心專動手均臣因學之五年始盡其妙臣之臨河持竿心無雜慮唯漁獵之務意在其漁投綸沈鈎手無輕重物莫能亂魚見臣鈎餌猶沈埃聚沫呑之不疑以弱取強以輕致重也治國若此則天下可運於一握哉 同上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補之即女禍諫五色石補闕也陰陽失度三辰盈縮名闕不必形虧名補女禍練五行五常之精以調和陰陽晷度順序不同器質相補 同上巻十七
天頎西北日月星辰就焉 同上
萬物者天地含容包貯之三光四海有形之類皆能包含太虛又能包容天地者以之無形也
鄒子曰掌握耳 同上
蒯子訓到洛陽見公卿數十處候皆白雲起 同上
北方有地肥美耕而寒乃鄒衍吹律暖之而禾黍滋焉也 同上
地不滿東南百川水潦歸之不溢也 同上巻十八
一代輿二員嶠三方壺四瀛洲五蓬萊其山高三萬里頂平九千里相去七萬里五山之間凡二十八萬里随波潮往來上下不停矣 同上
渤海之東不知幾萬里有大壑名無底之谷 同上
見其生不忍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矣 同上巻十九
孟子弟子彭更問曰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傳食天下諸侯不以泰乎孟子曰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受以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爲泰如百工食力禄以養賢修仁行義國之所尊移風易俗其功可爲珍雖食侯百不爲素食 同上
垂棘地名如藍田 同上
良弓之子必先爲箕也又由基善射楚王遊苑囿見白猨射之接矢而戯王命基射基至撫弓猨抱樹而號 同上巻二十三
仲子齊國人兄戴蓋禄乃萬鍾仲子以兄不義不食不居避兄離母居於陵自貨草履妻辟麻布後省母見人餽兄鵝嚬而悪之何用此爲母後殺而令食之兄至曰鵝肉也母曰是仲子方知出門而哇吐之孟子曰此比之丘蚓 同上
宋大夫戴盈意欲漸治十一税孟子曰如人攘隣雞日取一或曰非日月一次年斷可乎曰少多同盗變悪唯速 同上
堯之道如中衢設樽去來飲者各得其所 李嶠雜詠一百二十首注
孟母三徙擇隣後近學以教軻 同上
莊周楚人也爲人大賢也 三教指歸覺明注下之上

太玄經注  漢 宋衷 撰
乃綜也干名 玄首
所以紀綜之也 並原本玉篇糸部 慧琳音義八十九引正文無也干作于注文無之字 二十四及九十七引注文云綜紀也
昆侖磅礴 中
磅礴包羅宇宙皃也 慧琳音義八十五
物生之礥 礥
礥難也 並原本玉篇石部
溓然能自裁 少
溓然活靜皃也 並同上水部 慧琳音義八十九引活作括
陽始出奥舒疊 樂
疊積也 慧琳音義八 十六
提禍撣撣 盛
撣指觸也 同上巻七十六
陰斂其質 文
質軀也 同上巻九十九
不得其希也 哈
希摩也 同上巻三
圭璧塵 守
塵猥至也 同上巻八十一
玄攡 玄攡
攡者張也 同上巻四十五 八十三引攡作摛
伍各珠輩
輩類也 並原本玉篇車部 慧琳音義二 四十三 四十四 五十三 五十七
軫轉其道
軫展 並同上 慧琳音義八十引正文道下有也字注文軫下有猶字
玄瑩 玄瑩
所以瑩明玄道也 慧琳音義三十六
受質所疑 玄數
質問也 並玄應音義五 慧琳音義三十三
子午九者
陽起於子訖於午陰起於午訖於子故子午對衝而陰陽二氣之所起也寅爲陽始申爲陰始從所起而左數至所始而定數故自子數至申數九自午數至寅亦九所以子午九也丑未爲對衝自丑數至申數八自未數至寅亦八所以丑未八也寅申爲對衝自寅數至申數七自申數至寅亦七所以寅申七也卯酉爲對衝自卯數至申數六自酉數至寅亦六所以卯酉六也辰戌爲對衝自辰數至申數五自戌數至寅亦五所以辰戌五也巳亥爲對衝自巳數至申數自亥數至寅亦四所以巳亥四也 並五行大義巻一 案此葢注文但未云注家氏名不知是衷書否姑録以俟攷
甲已九者
甲起甲子從子故九巳爲甲配故與甲倶九乙起乙丑從丑故八乙配於庚與庚倶八丙起丙寅從寅故七辛於丙與丙倶七丁起丁卯從卯故六丁配於壬與壬倶六戌起戌辰從辰故五癸配於戊與戊倶五 同上
陽數極於九子午爲天地之經故取陽之極數自丑未巳下各減一從八至四理自可知 同上
支從地故數畢於陰以四偶也干從天故數畢於陽以五奇也五則止於五氣四則極於四時上不過九者陽之極數也 同上
九竅一六爲前
竅空也亦孔穴 慧琳音義五十四
出於無垠 玄文
垠咢也 慧琳音義三十
不後時而縮
縮止也 同上巻十四 十五 二十 三十六 四十五
車軨馬■以周天下
銅繋曰軨尾結曰■ 並原本玉篇車部
埏其化
埏和也 慧琳音義十三 三十一 八十一
下欱出入虛 玄告
欱合也 並原本玉篇欠部 慧琳音義六十三引正文下欱下有上欱二字
小索大索周行九度
索數也 並同上索部
鴻綸天
綸絡也 並同上糸部 慧琳音義十三 四十一 希麟音義一 新撰字鏡巻十一引天下有元字

窬亦穿也 慧琳音義八十三 此一條不知所属

同異志  晉 李軌 撰
或作黿黿蚖音義無異 玉燭寳典巻二 案補晉書藝文志云此蓋法言音義中語故今注無之同異志三字疑有誤

桓譚新論  漢 桓譚 撰
人抱天地之體懷純粹之精有生之最靈者也是以貌動於木言信於金視明於火聽聰於水思睿於土五行之用動靜還與神通貌恭則肅肅時雨若言從則叉叉時暘若視明則哲哲時燠若聽聰則謀謀時寒若心嚴則聖聖時風若金木水火皆載於土雨暘燠寒皆發於風貌言視聽皆生於心 五行大義巻四引作桓子新論
馬融字季長後漢扶風茂陵人也飲酒得至一石講道論好未曾差失官至南郡太守 琱玉集巻十四
神農始制桐爲弦 李嶠雜詠一百二十首注
周文武各加一絃 同上
司馬遷造史記成示東方朔爲評定太史公朔所加也 同上

典論  魏 文帝 撰
大子否作璧寳刀 李嶠雜詠一百二十首注
表紹盛盛夏三伏大飲避暑謂之河朔飲 同上

袁子正書  晉 袁準 撰
歲在申酉乞漿得酒 三教指歸覺明注上之下

物理論  晉 楊泉 撰
天者旋也積陽純剛其體四旋而洞達其徳清明而車均羣生所大仰故稱之曰天 玉燭寳典巻一
水土之氣升爲 李嶠雜詠一百二十首注
夏則陽盛而陰衰故晝長而夜短冬則陰盛而陽衰故晝短而夜長行陽道長出入卯酉之北行陰道短出入卯酉之南春秋陰陽等故行中道晝夜等也 五行大義巻四
風者陰陽孔氣激發而起猶人之内氣因喜怒哀樂激發也 同上
春氣臑其風温以和喜風也夏氣盛其風陽以貞樂風也秋氣勁其風熛以清怒風也冬氣冷其風凝以屬哀風也又四維之風随生成之氣方土異宜各随所感而風者天之號令治政之象若君有徳令則風不搖條清和調暢若城令失則氣怒凶暴飛沙折木此天地報應之理也 同上
土精爲石石土氣核也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 李嶠雜詠一百二十首注 天地瑞祥志巻十七引首四字
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地在其中葢無塞也七戎六蠻九夷八狄形類不同総而言之謂之四海言皆近於海四海之外皆復有海 同上
鎭之以五岳 五行大義巻一
世傳夫死而婦許以不嫁誓以繡衣遂以衣尸納諸棺爲後三年婦出適迎有日矣有行道人夜或求人家宿向晨主人語之婦約之辭寄所誓之衣曰子到若千里當逄之還此衣焉或者出門到所言處果見迎車具以事告還其繡衣婦遂自經而死 秘府略巻八百六十八
夫論事比類必得其體雖餝以華辭文以美言無異錦繡衣掘株管絃樂土梗非其趣也 同上
粱者黍稷之總名稻者秔稬之總名菽者衆豆之總名三穀各二十合爲六十蔬果之實助穀各二十凡爲百種故詩曰播厥百穀周易曰百穀草木麗于地是也 慧琳音義二十七 秘府略巻八百六十四引首七字 希麟音義五引衆豆謂之菽也一句
恐不知味而唾■ 玄應音義三 慧琳音義九

志林新書  晉 虞喜 撰
毬黃帝所作云或起戰國時託云黃帝也 玄應音義二引新書廿五篇傳云
殊者決也言罪決死也 釋日本紀巻十五引志林

要覽  晉 呂竦 撰
二王暮年書勝於少其縑素書以珊瑚爲軸紙書以金爲軸次■瑁旃檀爲軸 倭名類聚抄巻六
馮衍曰富貴易而爲善貧賤難爲工故諺云相馬失於庾相人失於貧 世俗諺文

終軍
音中鐘呂歩中規矩 李嶠雜詠一百二十首注

典誡  晉 李夫人 撰
毎見時人月旦問信到戸至花勝交相遺與爲之煩心勞倦 玉燭寳典巻一引賈充李夫人典誡


第二 道家類

老子宋氏注  漢 宋衷 撰
埏埴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也 十一章
埏和也 並慧琳音義九十五

老子張氏注  漢 張陵 撰
道可道朝食美也非常道暮成屎謂人根吐溺也 義楚六帖巻二十

老子張氏注  魏 張揖 撰
虛無寥廓與無通 三教指歸覺明注上之上

老子述義  唐 賈大隠 撰
道徳経
夫道徳者孕氣含精至靈至一應羣變而常寂生萬物而無心不爲也無不爲不化也無不化莫不由之通也得不謂之道乎莫不從之有也得不謂之徳乎斯葢自然之道徳者也以此理身則神清反一以此化人則靜未歸淳〔稱名寺本作涼〕葢〔上有斯字〕修行之徳〔作道〕也 弘決外典鈔巻二
老子
列仙傳云老子時生〔稱名寺本時生作生於〕殷時爲周柱下史轉爲守藏史内傳云文王時爲主藏史武王時爲下〔下字無〕柱下史列王時有大史儋儋亦老子也大〔作夫〕史於周下大夫史説亡記〔亡記作言紀〕事常在君前名爲柱下即史官所立之處因爲曹局之名也〔也字無〕 同上
忠孝 十八章
忠施於君孝施於親盖爲諸行之首 三教指歸覺明注上之上
道法自然 二十五章
自然以爲天人〔稱名寺本二字倒〕極法也非是有法而然性〔下有之字〕自然也〔作耳〕 並弘決外典鈔巻二
知其雄守其雌 二十八章
雌者赫〔稱名寺本作弱〕靜 同上
失道而後徳失徳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而後智失智而後信 三十八章
大古眞居〔稱名寺本作君〕無名無迹徳無先焉因人正性輔物自然立〔作玄〕功密濟日用不知其徳不見教迹日澆故徳仁義依次而起也失道者上徳既衰下徳方起號諡之王未捨功名執徳不失功迹見矣失必随焉失道後徳也下徳既衰失性彌遠營念以情〔作精〕必仁慈先見也失徳後仁也上仁既衰兼濟情緩是以忿枉〔作狂〕祐直失仁而後義賞罰不足貪競是興分義既闕禮教〔作敬〕方起欲使尊卑盡敬上下有章或聘問以申誠或玉帛以呈好也漸退漸失時世使然也忠信内衰禮崇外餝愛數不足玉帛有餘然則行禮欲懲邪亂今乃郤爲邪亂之首案老〔作孝〕子經言仁義禮不言智信智信比仁義爲内然後行之於外故於仁義禮以見優劣智信則略而不言也今言智信者得意而加也 並同上巻一
天得一以清 三十九章
天是純陽之氣今云〔稱名寺本作由〕得一以一〔二字無〕 故能清明於上 並同上巻三
地得一以寧 同上
地者純陰之質亦由得一故能凝靜在〔在字無〕於下也 同上
君王得一以治天下 同上
天地萬物由一而有奉一而終故君主〔作主〕欲統理萬物取天下歸仰必須以一爲主也 同上
眞人
文子引老子曰所謂眞人性合乎道者也有而若無實而若虛明白太素無爲而復撲體本抱神以游天地之根不視而見不爲而成感而應迫而動其動無形其靜無體出入無間役使鬼神 三部經音義巻二
知者不言 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者知之者謂聖人也知道以行爲本非言能傳聖人能據其本當勤而行之心不在言也言者不知者言之者〔三字無〕謂俗人也言説爲末去道將遠俗人但據其末徒能説之言將行反情不在知〔下有之也二字〕 弘決外典鈔巻二

莊子許氏注  漢 許愼 撰
正體作圌
圌■也 並慧琳音義十四

莊子司馬彪注  晉 司馬彪 撰
北溟有魚其名曰鯤海運則將徙於南溟南溟者天池 逍遙遊
南北極也去日月遠故以溟爲名也 並原本玉篇水部 慧琳音義三十一引注文南上有溟字 六十七
鯤大魚也 慧琳音義九十九
朝菌不知晦朔
夭芝也天蔭生糞上 並香字抄中引玉篇 慧琳音義八十七 九十六 又八十四引注文無天蔭一句有江東呼為上菌亦曰馗厨十字
宋人有善爲不龜手藥者
冬寒手拘能善此藥也 並和漢年號字抄上引東宮切韻 玄應音義五引荘子注云其薬能令人手不亀文坼裂者也 慧琳音義四十四 五十二並同
哈然似喪其偶 齊物論
失其所故有似喪偶也 並慧琳音義八十八
大塊噫氣其名爲風
大塊謂天也 並同上巻九十六
■■
山高下槃回之形也 並原本玉篇山部
注者激也
流隠曰激 並慧琳音義十八 六十八引隠作急 七十八 九十 五十九引正文云汙者激注文同
秋毫
兔毫在秋而成 並三教指歸覺明注下之中引荘子注
庸詎知
詎能不定之詞也 慧琳音義一引荘子云
蝍蛆甘螮
謂其公也 同上巻二十六引荘子云
胡蝶
蛺蝶也 同上巻十四 六十引荘子云蛺蝶胡蝶也其類甚多或黃或白或有五色
以襲氣母 大宗師
襲入也 同上巻十 六十一 希麟音義五
莽眇之鳥 應帝王
眇高也 同上巻九十八
渾沌
渾沌中央之帝名亦四凶名是無知之皃也案清濁未分也 同上巻八十一引荘子云
離朱 騈拇
離朱一名离婁黃帝時人百歩能見秋毫之末一云見千里針鋒 祖庭事苑巻二
編之以皁桟 馬蹄
編比連也 同上巻八十引荘子云
蝡堧之虫 胠篋
蝡動也 並同上巻五十五 十七引荘子云蝡蝡虫動也
猖狂 在宥
猖狂妄行也 玄應音義十六引荘子云 二十四 慧琳音義六十五 七十 八十六
殆哉岌乎 天地
殆岌皆危也 原本玉篇山部
孔丘之徒
徒弟子也 並玄應音義二十五 慧琳音義二十三 七十一
如鳩之在籠
籠覆也 並慧琳音義八十九引荘子云 又十六引荘子云籠盛鳥器也
掇而不企 秋水
企望也 慧琳音義百
乾餘骨之沫 至樂
水上浮沸水也 同上巻四
蚿謂虵曰吾以衆足行而不及子之無足何也
馬蚿也皆取足多之義 並玉燭寳典巻六
皇子見桓公曰有竈有髻 達生
髻竈神也狀如美女衣赤衣姓蘇名吉利字博頰 並玉燭寳典巻十二引注文首句至赤衣 年中行事秘抄
竈神名禪字子郭衣黃衣從竈中被髪而去以名呼之則除凶囗月甲寅四月丁已以賭頭爲祭其利萬倍 年中行事秘抄
土梗耳 田子方
土梗土人木梗亦木人耳土木相偶謂以物像人形皆偶耳 並玄應音義二十 慧琳音義三十三
曰擊而道存
擊動也 並慧琳音義十八 七十二引注文撃下有猶字
故以是非相韲 知北遊
韲合物使一同也即令調和醬醋蒜薑之類也 令集解巻六
眉■之間 庾桑楚
■目旁毛也 慧琳音義七十四引荘子云 九十四
無本摽者
元本橋末 慧琳音義八十九
臘者之有膍胲
膍牛百葉也胲足大指也臘大祭物備而肴有膍胲 並玉燭寳典巻十二引荘子注
蹍市人之足
蹍蹈也 慧琳音義十九 九十 九十八
知者接也
接猶持也 並中論疏記巻三
以擯寡人 徐無鬼
擯棄也 慧琳巻十三 十五 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五十 五十一 六十 六十二 六十四再見 六十九 七十二 八十一 九十五 又十八 七十七 八十並引注文也下有史記曰相與排 之是也十字 又十四引也下有落也逐出也五字
予病少痊
痊亦除也 並同上巻六
年齒長矣
齒數也謂年壽之數也 同上巻二十二
是陸沈者也 則陽
無水而沈也 並原本玉篇水部 祖庭事苑巻二引一説云當顯而反隠如無水而沈也
瘭疽疥癕
浮熱爲瘭不通爲癕 並慧琳音義二 五 十六引癕作癰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七 四十 四十一 六十四再見 六十六 六十七 九十五
騖揚而奮鬐 外物
奮武皃也 同上巻五
後世輇材諷説之徳
輇轉也 並原本玉篇車部 慧琳音義八十一引作輲轉上有猶字
夫掲竿累
累綸也 並同上糸部
壅則梗
梗礙也 慧琳音義八十九引荘子云
日夜旡降
降惟也 並原本玉篇阜部
胞有重閬
胞腹内兒衣也 慧琳音義十六 三十
筌者所以在魚
筌捕魚具也 同上巻八十八
睢睢盰盰 寓言
盰猶視而無知皃也 同上巻九十二 九十五
盗跖 盗跖
盗跖者兇人名也展季之弟也 同上巻八十五引荘子云 八十九
下以化齊民 漁父
齊等也 並和漢年號字抄下引東宮切韻
禄禄而受變於俗
領禄也 慧琳音義四十一引荘子云
美髯長大 列御寇
美須髯髯即頰毛也 同上巻九十三引荘子云
達生之情者傀
傀美也 同上巻十九 六十二再見 九十三
其道踳駁 天下
踳駁不調壹也 同上巻八十八 八十九引正文踳作舛 九十六引注文云踳雜不同也 又八十四 八十六並引荘子云
綏夫正陘
陘限 並原本玉篇阜部 案已下九條並不知所属
潜鯁春日毀滴而葢衢者鱓也
潜水中也鯁澁滴池葢辭衢道也言冬日氷鯁澁不通春日微温毀池氷而爲道者也鱓魚也是則鮮魚亦員而出祭鯉葢取其尤好者 並玉燭寳典巻一
犯於月末
月陰也朱陽也 並和漢年號字抄中引東宮切韻
以水爲舟則稱衛舟太白
太白亦船名也 並慧琳音義八十九 六十一引云海中大船曰舶 四十七 七十八並云舶大船名也

馴從也 慧琳音義七十六 八十八

煨盡也 同上巻八十六
野干
野干能縁木 同上巻四十―引司馬彪及郭璞云

竦高也 同上巻十四引荘子云 八十九

■工捷嶫工業 三教指歸覺明注下之下

莊子孟氏注    孟氏 撰
傭於人者
傭役也謂役力受直曰傭 並玄應音義六 慧琳音義二十七

莊子義疏  宋 王瞀夜 撰
逍遙者調暢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無〔一本作旡〕時不適亡〔一本作忘〕懷應物何往不通以斯而〔一本無〕遊天下故曰逍遙 弘決外典鈔巻二 案撰人現在書目録作王穆夜釋文序録作王叔之兩唐志作王穆蓋同一人標題據現在書目録補
理無〔一本作旡〕幽覺逍然〔一本作遙〕而當形無巨細遙然倶適故曰逍遙 同上

莊子講疏  陳 周弘正 撰
厲與西施 齊物論
西施夏姫也 弘決外典鈔巻一

莊子義疏    阮氏 撰
斥鷃咲之
鷃小雀 並玉燭寳典巻一

蘇子  晉 蘇彦 撰
夫人生一代若朝露之於託桐葉也 三教指歸覺明注巻中

顧道士書  晉 顧谷 撰
五月仙人下是日道館悉作靈寳齊 玉燭寳典巻十 案隋志著録顧道士新書論經三巻

符子  東晉 符朗 撰
符子流乎楚安異而不■衣錦而晝行楚人相顧而指之曰吾聞之衣錦晝行者其唯故郷乎斯土也飄流矣而不哀別類矣而無感何士之旡心也符子乃撫駟而聽之言掇而台之曰爾獨不知安伐音乎夫嘗不適不適者未嘗有適所故衣錦晝行未嘗有適故終年而抱戚子之滞名教久矣奚足以語大方而論至極哉 秘府略巻八百六十
夏王付羿射方尺之皮徑寸之的百歩而發無遺鏃王曰善爾復能射中賞爾百金不中削爾亍邑羿色心戰射皆不中 三教指歸覺明注上之下
老氏之師名釋迦文 義楚六帖巻二

元始上眞衆仙説記
祝融氏爲赤治衡霍山 玉燭寳典巻四

述仙記
長安靈臺上有相風銅鳥遇千里風乃動 天地瑞祥志巻十二

仲尼遊方問錄
東海之際有三石山無草木純石山也中岳高邊山窪其高石山上有万年之老鷄即日輪從西北廻返東於東北之角先有光現次正輪出現鳥見之鳴南天下諸鷄聞彼聲皆悉鳴也 和漢朗詠註略抄
三公司徒司空大尉也言日中有三足烏故象天有三公 三教指歸覺明注上之中
金石絲竹苞土革木謂之八音金爲鐘石爲磬絲爲琴竹爲簫苞爲笙土爲壎革爲皷木爲柷梧也 同上上之下

十異九迷論    李仲卿 撰
李仲卿著十異九迷以斥佛法外一異曰太上老君託神玄玅玉女剖左腋而生釋迦牟尼寄胎摩耶夫人開右脇而生外二異曰老君垂訓開不生不滅之長生釋迦設教示不滅不生之永滅外三異曰老君應生出茲東夏釋迦降迹挺彼西戎外四異曰老君文王之日爲隆周之宗師釋迦莊王之時爲罽賓之教主外五異曰老君降迹周王之代三隠三顯五百餘年釋迦生梵國之時一滅一生壽唯八十外六異曰老君降世始自周文之日訖乎孔丘之時繹迦下生肇於浄飯之家當我莊王之世外七異曰老君初生周代晩適流沙不測所終莫知方所釋迦生於西國終彼提河弟子槌胸羣胡大叫外八異曰老君蹈五杷十美眉方口雙柱參漏日角月懸此中國聖人之相釋迦鼻如金鋌眼類井星精若青蓮頭生螺髪此西域佛陀之相外九異曰老君設教敬讓威儀自依中夏釋迦制法恭肅儀容還遵外國外十異曰老君之教以復孝慈爲徳本釋迦之法以捨親戚爲行先 弘決外典鈔巻二 案撰人李仲卿唐志作李少卿

慕容晃書  前燕 慕容晃 撰
與顧和書曰今致繡■一量 秘府略巻八百六十八 案補晉書藝文志著録慕容皝典誡十五篇

黃老玄小經
夫字物以聲以響道寂然無聲漠然無元廓然無景寥然無聞冥然無像也 三教指歸覺明注中

昇玄經
道言神仙成眞自然登天白日騰景上造紫晨 三教指歸覺明注巻中
東方佛遺善勝大士詣太上曰如來聞子爲張陵説法故遣我來看子語張陵曰卿随我往詣佛所當令子得見所未見聞所未聞陵即禮大士随往佛所等 義楚六帖巻二
天尊遣道士張陵使往東方詣佛受法 同上
若有沙門來聽經當置上座道士練師自在其下又設齋供有沙門來觀齋主意不得計飲食費遏截不聽可推爲上座尼來聽法及齋亦然不得止也 同上
太極眞人問太道以何身生在何許名之爲道荅出然生於無生先於無先 同上巻八引昇玄内教經
道言五品五氣周流八極或号無始或号老君或号太上或号如來 同上

尹氏黃庭經注
腎如覆坏卻著脊去三寸上小下大寫精氣也 弘決外典鈔巻四 案宋志道家著録尹喜黃庭外景經注一巻

大玄眞一本際經
無宗無上而獨能爲萬物之始故名元始運導一切故爲極尊而常處二清出諸天上故稱天尊 三教指歸覺明注巻中

大式經
天曰洞視主目目主肝天陽也肝亦陽目精明亦陽日光顯見兼有常法如日陽精無缺而明也 五行大義巻三引道家大式經
地曰洞聽主耳耳主腎地陰也耳法虛則納聲水主虛陰主虛陰主幽陰聲又非恒如月盈虛也 同上大作太

三皇經
以五藏神爲五魂六府神爲六魄 五行大義巻三引道家三皇經

神仙圖
禁無施精命夭没禁無咳唾失肥汁 三教指歸覺明注中

洞玄子
考覈交接之勢不出世法其中有春驢秋狗之勢 三教指歸覺明注上之中 案宋志著録洞元子通元子通玄指眞訣一巻蓋與此所引一書歟

道事畏鬼章符
左佩太極章右戴昆吾鐵指日即停暉礙鬼千里血造黃神殺鬼赤章殺人 義楚六帖巻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