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日 |
报告者 |
报告题目 |
评议人 |
1月17日 |
杨瑞松 |
被建構的「民族固有道徳」:「礼義廉恥」的前世今生 |
小野寺史郎 |
1月31日 |
张蓝天 |
莫斯科派的幻影:中国共产党留苏群体的分分合合 |
杨奎松 |
2月14日 |
On I Lam |
1960-1965年中日共产党关系的转折-以日本共产党报刊从业者的上海访问为中心- |
黑川伊织 |
2月28日 |
津守阳 |
再读边城-民俗,地域与内面的自我 |
村上卫 今泉秀人 |
4月18日 |
森川裕贯 |
中华民国时期的信托与信托业 |
张秀春 |
5月9日 |
王佳超 |
梁启超对西方经济学的解释 |
森川裕贯 |
5月23日 |
温秋颖 |
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民间交流与信息——以学生访问团齐了会为中心 |
濑户宏 |
6月6日 |
罗亚妮 |
清末民国时期尧舜形象的变迁 |
松尾洋二 |
6月20日 |
殷晴 |
清末新政时期日刊报纸的运营,报道与言论——以《大公报》为中心 |
河崎吉纪 |
7月4日 |
陈伟鹏
李博宇 |
南京国民政府宪法制定过程中的国家元首权力变迁:知识分子的意见与议论 现代中国的严复像:为何研究作为思想家的严复 |
都留俊太郎
箱田惠子 |
10月10日 |
中村元哉 |
论人民共和国情报统治的出发点——以1950年代的出版政策为例 |
森川裕贯 |
10月24日 |
蔡佑佳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政治生活中非政治化的一面——以冯自由“公夫公妻”论为例 |
须藤瑞代 |
11月7日 |
吴孟晋 |
外交官须磨弥吉郎的情报与中国绘画收藏 |
刘建辉 |
11月21日 |
盐出浩之 |
《汉城旬报》(1883-84)试论:近代初期的东亚报纸网络与朝鲜 |
殷晴 |
12月5日 |
横山雄大 |
久原房之助、穗积七郎与1950年代后期的第三次国共合作计划 |
福家崇洋 |